明代有哪些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
《礼记》曾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我国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明代以前,关于饮食文化的书籍早已层出不穷,例如唐代陆羽的《茶经》、宋代朱肱的《北山酒经》等,都是十分有名的饮食文化著作。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食养生有了更进一步的看法,关于饮食文化的书籍也在这一时期不断涌现。
明代的饮食文化书籍,首先要说的就是明代有名的文人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其中有专门的章节《饮撰部》来描写饮食。此外,《遵生八笺·饮撰服食笺》、《饮食绅言》、《易牙遗意》、《宋氏养生部》等,都从不同方面描写和反映了明代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水平。除了这些专门描写明代饮食文化的专著外,还有以《寂园杂记》为代表的一批著作,其中包含关于明代饮食的章节和部分,对于明代的饮食文化亦有补充。
另外,明代还产生了许多专门叙述某一食事的食书。关于茶的书籍,主要有《茶谱》、《茶疏》、《茶说》等,关于酒的书籍,主要有《酒史》、《觞政》等。
此外,在明代出现的笔记***之中,多有对明代市井生活中的饮食描写,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词话》了。在《***词话》中,既有对明代时候官僚士绅饮食菜肴种类的描写,又有对明代饮食烹饪技艺的反映。
(GSJ)
雷州有哪些美食及其背后的故事?
雷州美食有糖胶
糖胶是用蔗糖煮浆、冷却并经反复甩打而制成,打好的糖胶拉成条状,卖时即用剪刀剪成大或小块。糖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姜汁制成生姜糖胶;或加上炒花生碎制成花生糖胶;也可在煮糖浆的时加适量的薯粉、黑芝麻而制成芝麻糖胶;甚至加进白糖、薄荷油可制成薄荷糖胶等等,制作花样繁多,更加适应众多食客的口味。
白斩狗
雷州白斩狗是在南宋初年在雷州城兴起的一种传统食俗,把狗宰杀后煮熟,放在砧板上斩碎来吃,称白斩狗。雷州人很喜欢吃狗肉,市场上卖狗肉摊档比比皆是。尤其是冬天,吃狗肉可以御寒,是穷人的大补。甚至有人说:“将钱买狗吃,好过买被盖。”吃白斩狗很讲究调味,狗肉摊档必备有花生油、酱油、生粉、糖、醋、辣椒等作料制成的调味品,免费供应顾客。家庭制作狗肉,更讲究烹调方法。
白米乙
雷州白米乙是清代雷州半岛兴盛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用糯米粉作皮,用白糖、椰丝、芝麻、猪肉末、冬瓜糖、生黄皮等作料作馅,捏成?后,放在蒸笼里蒸熟即成。雷州白米乙素以馅多皮薄、油水充足、既香又甜著名,尤其馅里椰丝要下足猪油炒熟。
大粽
雷州大粽兴盛于明代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雷州城东西洋盛产大米,尤以糯米著称。城里商贩便就地取材用糯米裹粽上市出售。因雷州粽用料足,体形大,人们称为“雷州大粽”。雷州大粽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洗净(放在油锅里炒过更佳),用虾米、猪肉等配料作馅,然后用粽叶包裹,再用草绳捆紧,放进锅里加水煮熟即成。旧时雷州摊档卖粽,一般是连锅带粽搬上街头,放在火炉上面,边卖边加热。糯米软滑可口;虾米、猪肉作馅,香味袭人,且白糖又多,在当时确是一种比较实惠的食品。顾客吃饱后,档主又免费赠送一碗粽水,既可解腻,又可品尝粽叶风味。如今,雷州城入夜后,街上传统卖粽摊档比比皆是,为雷州人的夜生活增添情趣。不过,由于人们早已解决温饱问题,雷州大粽风味虽依然如故,但体形比以前小得多了。
北京特色甜食小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甜食小吃:
艾窝窝:历史悠久,最早时是宫廷糕点,因为有一个皇帝很是爱吃,后在明代流入民间。
糖卷果:是北京小吃里的名品,深受外来食客的喜欢,尤其是女性朋友。
豌豆黄:是春夏时节时的应时佳品,吃起来香甜可口入口即化,是慈禧太后喜爱的。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是常见的甜食小吃。
驴打滚:是豆面糕,讲究的就是个香、甜、粘。
姜汁排叉:是北京小吃中姜味最浓的一种。
杏仁豆腐:是北京传统的夏令小食品,用水牛奶、甜杏仁、淀粉等材料制作而成。
豆汁:是北京独特的食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酸味和豆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