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在旅途

欧美低收入群体旅游城市,美国低收入群体

  1. 能够说一说美国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吗?这些低收入人群生活的怎么样?
  2. 为什么欧系车在美国如此势微?

能够说一说美国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吗?这些低收入人群生活的怎么样?

本人以前美国读博月薪到手1500美元 买了个2000美元的车 学校的体育馆 经常下饭店朋友聚餐 300多的房租 每月月光 但是感觉很不错。后来工作了 反倒压力大 [捂脸]

本人生活在美国西雅图。我太太在补习学校教小孩数学,每小时工资20美元。但老板每星期只安排20小时的课,小公司,而且不是全职,所以公司不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期,没有任何***。自己每月花600多美元买医疗保险。现在学校停课在家,没有收入,没有失业金。还好领到疫情补助金1200美元。而西雅图50多平米一房一厅每月房租起码1800美元。幸好本人是在高科技行业,目前还有工作。否则日子真是不好过!如果夫妇收入都不高加上失业,再加上40%以上的美国人没有储蓄,不但付不起房租,吃饭都有问题。

定位收入首先要定位地域,就像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肯定有差异。我介绍的是美国北卡州的夏洛特市附近,这是美国一座著名的金融城市,不过这里的消费水平在美国只能算中等,富裕程度只能算个二线偏上的城市,虽然它是北卡州最大的城市。

欧美低收入群体旅游城市,美国低收入群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来看一些低收入的职业工资:

首先说零售大超市沃尔玛,其超市导购员和收银员的工资都只有11美元/小时,按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六天,那么一个月也不到2000美元收入。而实际上这类小时工和国内的临时工很像,但是美国对临时工的工作时间有限制,可能每周不能多于25小时或者30小时。因此若想挣更多钱就必须找两三份这一类的工作。所以我们在美剧或者电影里就会看到很多家庭主妇要打三份工维持家用。

麦当劳的工资更是低的离谱,我以前在麦当劳做过三个月,那时候工资只有8美元/小时,麦当劳工作节奏很快很辛苦的,有时候凌晨4点就要到店里开工,而且还没有小费。

欧美低收入群体旅游城市,美国低收入群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万豪酒店的房间清洁员,就是负责整理房间的人,时薪只有10.16美元,不过她们一般每打扫一个房间能有两三块钱的小费,这比工资要高。而且万豪酒店算是比较高档的酒店,一般房客会大方一点,运气好会弄到不少的小费。

工厂的操作工工资时薪为17.4美元。

我在得州的達拉斯。之前在一家珠寶公司上班,有時要去倉庫驗收珠寶。在倉庫裡做工的人最低薪水$9/小時。主要是墨西哥人和黑人。因為沒技術,只能做最基本的包裝工作。有醫療保險,退休計畫401K,***期帶新等***。年底還有分紅。不過$9 一小時也真的很低,一週40小時,扣完稅拿回家$1200左右。如果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人都不夠資格繳稅,因為實在是太太低了,有些人沒辦法只能打兩份工。順便提一下,我兒子在Wendys上班,拿最低工資$8.5/小時。不過多數是高中學生打散工賺零用錢。店長年薪$60000左右

欧美低收入群体旅游城市,美国低收入群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什么欧系车在美国如此势微?

前几天,看了一份2017年美国汽车销量排行榜,简单叙述下吧。前十的排名依次是福特F系列、雪佛兰索罗德、道奇Ram Pick-up、日产 Rogue、丰田 RAV4、本田 思域、丰田 凯美瑞、丰田 卡罗拉、本田 雅阁,可以看到,前三位被皮卡牢牢占据,且都来自于美国本土。剩下的就都是日本车了。在中国销量卖得最好的大众车,在这里不见了踪影,而其它的欧系车,更是统统都不见了踪影,尽管在豪华车市场上,还是奔驰、宝马等欧系车的天下,不过,在总销量上不及日美,这怎么说也是一个问题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大众那一套怎么在山姆大叔那里就不好使了呢?

1、 传统。美国人有着使用皮卡的传统。皮卡在美国的汽车市场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家在这个上是有传统的,福特的F系列皮卡,2017年世界销量第二。

2、 可靠性。虽说在中国大众车以可靠性而著称,不过,在美国,这样的标签无疑要打个折。大众推崇的涡轮增压动力强,还省油,不过在稳定与可靠性上与日系车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日系车,一向以省油、可靠、故障率低而闻名,卡罗拉为什么能够打遍全世界,销量全球第一,可靠性高那是一个重要因素。

3、 汽车文化。必须承认,作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有着更为成熟与悠久的汽车文化,对于汽车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大众的套娃设计可能在中国行得通,在天性自由的美国人那里市场就没那么大了。

以上是凭着自己所学所识,简单地分析了下,欧系车在美国销量不好的原因,欢迎大家补充~

我想这主要是销量策略造成,事事去到尽,早期欧美车系卖车的方式是:一辆车的价钱只含机械部份、车架和四个轮,其他的都是逐样加上去的,让人心里没底有被宰被骗的感觉,而日系车进入美国市场时,价钱与配备在车窗上一目了然, 慢慢的随着市场的打开,时间的推延,口碑的传颂,欧美德系在美国市场被日系打败,尤其欧系为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sfftn.com/post/5685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