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陆游要对开禧北伐的失败负责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是***命题,中国是大中国,历史观念就是这样,再加上北方金国侵略威胁,南宋小朝廷不以统一为愿望肯定不可以的,哪怕是和平也是屈辱换来的和平!因此北伐是必须的,有正义性和合理性
这是个错误的命题提问!
宋金南北分治在当时来说不属于常态化,只是金人入侵大宋后暂时的一种相持阶段的战略平衡!
辛弃疾和陆游北伐属于抗击金人侵略者的一种爱国行为!不是你说的合适不合适,当时大中国受金人入侵国破家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辛弃疾和陆游北伐属于民族英雄的爱国行为!
你这个提问者不要歪曲历史,这属于民族大义!否则就属于颠倒历史的混淆视听错误言论,
现在有些人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罔顾事实,有的属于自己的无知,有的属于敌对势力,所以提问一定要把握正确命题,不能随便以混淆视听的思维来用词提问!头条平台一直在严厉打击歪曲历史的某些人,据我观察每个星期就有一批抹黑歪曲历史的账号受到封号处理!坚决支持头条平台的整治行动!
希望大家作为自媒体的一员,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上,坚决反对敌对势力的文化入侵,中国人就应该维护大中国的一切!否则就属于汉奸行为!会受到历史的审判!
简单说吧。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数情况下是关西对关东的统一,北方对南方的统一。在北方,关西军力易强,关东繁荣阜盛。所以关西统一的动力大于关东。南方地区经六朝至两宋被渐次开发,经济上逐渐强过北方,甚至成为中原王朝的经济命脉。故北方统一的动力大于南方。所谓的常态化,并非南北分立。而是北方***渐次征服,消化,再征服。赵匡胤说,卧榻岂容他人酣睡。海陵王曰江南岂有别疆封,北方才不认为南北对峙是常态呢。
所以南宋不去实现统一,军人群体无出头之日,军队必然***,军力必然丧失。覆亡只是早晚的事…
当然辛弃疾陆游的时候已经晚了。南宋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就在高宗时期。但高宗不具备战时领袖的能力和魄力,只能选择被文官集团裹挟。南宋之衰,不在岳飞之冤,只在赵构不武……
南宋与金国南北分治時期的陆游始终坚持抗金,辛,陆联盟。是大汉族,民族气质的代表,由于他们是文人,有心无力,那時汉奸当道,涂过光阴的人占了优势,昏君尚且不惜领地,买国求安。陆游一介书生能干什么呢?
导语: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历代儒家士子的政治目标和理想。辛弃疾和陆游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想抗金恢复中原也是天下儒家士子的共同志向了。问题是在南宋文官集团掌控下的南宋政治环境,他们这样的异类显的格格不入。显然辛弃疾,陆游想挑起什么战争,图谋王师北望,恢复汉家中原江山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被南宋腐朽的官僚体系打击的破碎,并无实现的可能。
一,文武双全辛稼轩,壮志未酬泪沾襟
辛弃疾的词,沉雄壮志凌云,有铁马金戈,有豪放不羁。他写词六百首,把自己爱国欲恢复中原志向写于自己的词上。所以文***斐然。但是更令人惊艳的是,他在个人武力值上的恐怖,在军事指挥才能上的厉害,才让后人叹为观止。辛弃疾21岁就带二千人加入耿京领导义军抗金。在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后,辛弃疾率领五十骑闯入金兵大营。杀个几进几出,把张安国擒拿为耿京报了仇。从这可以看出辛弃疾个人骑射,战斗技术都很厉害了。此后在南宋历任江西,湖南,福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叛乱。他的主战政治思想,最终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报复,辛弃疾屡屡被辞官,无奈于公元1207年,抱病去世。把自己一腔热埋入了自己热爱的中原故土。
二,坚定主战,终不见用,郁郁而终陆放翁。
陆游文***不逊于辛弃疾,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大儒。十二岁即会作诗写词,一生有诗词九千首。世人赞叹他的诗词有李白雄奇奔放,杜甫的悲壮。1153年,陆游进京会考名次高于当朝宰相秦桧孙子秦埙,以是秦桧指使让陆游落榜。只到1155年,陆游才正式入仕。宋孝宗赵昚在位后,陆游深受赏识,以是上奏主战抗金。可贪图亨乐的宋孝宗无意北伐,最后陆游被贬职到镇江任通判。此后历次跟随张浚,王炎,都积极主战献策,可惜都失败了、陆游坚持主战终于惹怒主和派,被罢官十三年。1203年,同样主战的辛弃疾拜访了年老的陆游,两人相见恨晚结为知己。公元1209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作《示儿》一诗愤而逝世。
最后总结:
在金宋南北对峙中,面对强盛的金国,只有辛弃疾和陆游深刻明白,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南宋只有抵抗,才有生存的空间,辛弃疾和陆游正因为明白这点,在家国忠义,儒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中,他们矢志无悔决心抗金保家卫国,他们挑起战争是正义的呼喊,是为了中华血脉的延续和传承!